今天《舌尖鹵味》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開鹵菜店到底能不能賺錢,這次將每樣產品的進貨價格理出來,調料、耗材、以及水電氣的費用都理出來認真分析,細節方面就不在這里說了。有興趣了解的朋友可以私聊我交流。我就把我整理后的調整部分方案給大家說說吧,也許不是最佳的,僅供參考!
首先原材料方面,以前我都是讓別人直接送到店里,后來專門花了兩天時間到我們當地一個大型凍品批發市場將店里賣的所有的商品原材料詢價,比價。發現某些商品自己到市場去哪會便宜些,而且沒有“水分”品質還不差,然后換掉以前給我供貨的一些商家。后期自己去市場拿貨,稍多備一點,量大會更優惠些。所以大家沒事多去市場轉轉,多詢價比價自然沒錯。
掌握所有原材料價格后一細算,有些商品的毛利實在是太低。隨即調整了幾樣產品的賣價,當然只是微調。因為店里已經經營一段時間,味道也得到不少老客戶認可,稍微調整價格不會有多大影響。本著良好的服務態度與客戶解釋,一般都會理解,畢竟最開始的定價都比附近同行要低一點。
其次就是在鹵制方法上進行改進,以前為了節約時間都是大火直接煮熟,后來便早一個小時到店里采用先煮后燜的方式,煮至七八層熟后再關火燜上30-60分鐘,這樣不僅節約的燃氣,鹵出的菜品也很入味。菜品鹵制時間可以參考我上一篇文章。
然后我換掉煤氣罐,改用一種新能源燃料。因當時我們店鋪沒有開通天然氣就用的煤氣罐,有時一天都能用掉一罐氣。改用新能源后燃料一個月節約了幾百塊。
因為店里面有四個大冰柜,兩個冷藏柜,還有空調等,冰柜和冷藏柜更是日日夜夜的開著。又是商業用電,夏天一個月電費都四千多,后來我就在網上買了幾個控制電流的節電器,每月也能省下幾百塊來。
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因為我們所處環境不同,方法可能也會不同。我想表達的是,我們在研究鹵菜口味的同時,也需要在日常經營上花些心思。成本控制尤為重要,雙管齊下,您的生意就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模式,自然就能賺到錢。